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首席观察】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启幕
经济观察网 欧阳晓红/文 一 超长期特别国债要来了。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指出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同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分别将于5月24日、5月17日、6月14日首发。 当日债市向上,债券收益率普降,国债期货价格全线上涨。 无疑,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可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不过,地方政府在获得超长期国债的资金后,可能也需要完成相应的资金配比,即所投项目不完全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国债资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回应了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关问题。刘苏社表示,在支持领域方面,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市场注意到,既定政策措施之外,在“资产荒”背景下,似乎财政部与央行也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破解可能的“流动性陷阱”之忧。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即在利率极低或接近零的情况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如降息和增加货币供应失效,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增长或提高通胀率。此时,中央银行大幅增加货币供应,资金也可能仅在银行系统内循环,而流不到实体经济,因为企业和个人由于经济前景不明朗或债务负担而缺乏借贷和投资的意愿。 5月11日,4月金融数据公布,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306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左右;单月社会融资规模(下称“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社融存量增为速8.3%,回落0.4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2%,回落1.1个百分点。 金融数据引起市场关注:“M1(狭义货币)、M2首次双降”,这是怎么了? 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货政执行报告”),央行认为当前的货币、信贷存量并不算低,并指出了货币、信贷供应过多的副作用。央行认为,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对该变化还有个认识、适应的过程,仍有“规模情结”现象。当贷款投放超过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融资需求时,不仅会使得低效企业长期占用信贷资源、难以出清和优胜劣汰,低价恶性竞争拖累经营高效企业,也容易造成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将低成本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其他企业,带来企业资金空转套利问题。 央行对信贷结构的优化可能是4月社融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央行更倾向于通过提高信贷的有效性来支持经济增长,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信贷总量。 社融负增长或是实施“手工补息”等监管举措的连锁反应,或者说,决策层主动“挤水分”,缓解“资产荒”困局。 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认为,从一季度货政执行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央行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供给的意愿并不强烈,推升信贷增速仍然要以实体需求的扩张为前提。而货币政策通常存在“推绳子”的难题,即货币紧缩可以有效抑制实体需求,但货币宽松对实体需求的提振则相对有限,当前情况下,宽信用或仍然有赖于宽财政。此外,央行对稳汇率的要求更加坚决。包括对通胀温和回升的要求更明确,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主要依靠“政策协调配合”。 二 “政策协调配合”背后涉及存量与增量的逻辑关系,以及经济变量等因素。 以“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为例,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这表明后续供给端思路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消化,但亟须需求端政策的支持。 在货政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到,2024年一季度,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84%下降至2.46%,下行38个基点。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安全资产缺乏等因素的扰动。 从4月下旬起,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边际改善,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回升至2.5%以上。5月13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563%。 货政执行报告强调,未来,央行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央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确保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现实问题是,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存在较大的温差。 就4月金融数据而言,天风证券认为,首先,金融数据“挤水分”,4月统计口径调整、监管趋严等或对信贷增速造成扰动。其次,经济“去金融化”,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出现背离。最后,在4月金融数据偏弱时,市场对后续财政、央行发力的预期升温。 在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看来,4月M1同比增速罕见为负,M2同比增速破8%,社融萎缩。这表明中国金融产能正在塌缩,如果不及时应对,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赵建提出了“债务的诅咒”概念,指出金融业的外部性具有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效果的特点,尤其在危机状态下负外部性会极大增加。他认为,中国有能力避免债务诅咒,原因包括:大国经济具备承载当前债务水平的能力,实体经济尚有货币化空间;政府具有强大的金融控制能力;外汇储备充足、币值稳定、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等,尤其是政府已在采取行动,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财政发力之外,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亦是应对债务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延长债务期限、稳定市场预期、锁定低利率、提供长期投资标的等方式,有助于缓解地方短期债务压力,降低长期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增强财政政策空间,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帮助国家更好地应对债务问题。 中国曾在1998年、2007年、2020年发行过3次特别国债,2017年、2022年还有两次是针对特别国债到期进行续发,目前存量规模合计2.82万亿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特别国债)规模为1.12万亿元,占比为39.8%。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与前三轮相比,本次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三个方面变化。首先,由应急性转为常态化。我国前三次发行特别国债,均是出于应对特定紧急风险和挑战的需要。而此次发行没有较为特殊的突发背景,重在扩内需、促转型、增后劲,服务国家中长期战略。其次,强调连续性且规模较大。最后,发行期限明显延长。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和50年,且多数集中在30年,大大长于以往,这有助于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保障能力、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同时也满足国债收益率曲线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关键点的有效性。 此外,温彬认为,从对资金面的影响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分散式发行对流动性的短期冲击将大幅低于预期,央行因此实施降准的概率也随之降低,或更多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加量续作和公开市场操作(OMO)净投放平抑资金面波动。从对权益市场的影响看,A股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从对固收市场的影响看,“资产荒”或逐渐缓解,债市利率小幅上行。 三 结合此前财政部与央行的相继发声,便不难理解近期各大部委应对挑战的一系列动作。 经济学家刘煜辉指出,央行的发言强调国债收益率将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这反映了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意图。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将支持市场稳定,有助于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减少资金的空转。这种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合理的资本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刘煜辉表示,重点在于货币分配机制能够把钱分到位(私人部门),以重启经济的循环,解开信用收缩的螺旋。显然,常规范式的央行—商业银行的框架,实现不了该功能。分配只能通过财政方式进行。至于技术上如何设计,并不重要,本质上是货币分配财政化。 目前的物价低迷和需求不足,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推迟支出。当一个经济体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时,通常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作用会超过货币政策。虽然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的直接作用受限,但仍然可以配合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继续维持低利率水平,降低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财政政策的实施。比如,通过购买长期国债和其他资产,增加市场流动性,防止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配合财政扩张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和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等领域提供更多信贷支持。 此时,再回看存量与增量的逻辑关系,按照伍戈的话说,经济不止于存量。 “风险化解在存量,经济动能却在增量。”伍戈指出,消化存量房产,关键是激发增量需求。目前,各地持续松绑购房政策,新房库存攀升至历史高位。 而万亿特别国债的启动,亦会激发市场活力,在增量上助力经济动能。 根据财政部部署,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采取较长时间的分散式发行,与市场普遍预期的集中在5、6月份发行差别较大。就此,温彬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供给压力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地方债发行节奏或进一步后移。 再看增量,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无疑是对中国经济修复的一大利好。这项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在多个层面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在诸多变量裹挟下,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高利率环境下的欧美经济目前并未如预期出现衰退,且近期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某种程度上可归因于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在此过程中,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经济呈现出增长势头。比如,欧洲国家正努力通过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转型提升竞争力。包括企业为应对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采取了多元化策略,分散风险。如此,在高利率环境下,财政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强劲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或为欧美经济提供了支撑。 不过,尽管全球产业链重构可能会对中国的外需构成潜在挑战,4月出口增速反弹也彰显了中国出口的韧性。其持续性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性、供应链调整的进程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而协调短中长期目标的关键在于识别各个时期的核心问题和优先任务,制定综合性的政策组合,以逐步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目标。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既可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又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在短中长期目标中找到平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后市下游需求增量有限,锰硅收盘主力跌7.10% | 锰硅机构要评
2024.5.15 弘业期货:锰硅盘面部分多头止盈减仓,建议观望【观望】 今日锰硅方面,化工焦跟随焦炭已五轮上涨。锰矿发运事件影响仍在持续,整体矿价预计仍将继续上涨,硅锰综合成本大幅上行,现货市场价格不断跟涨,主产区利润明显修复。6517北方报现金出厂8200-8400元/吨,南方报价8250-8450元/吨。近期个别钢厂定价8000-8100元/吨左右。库存方面,全国63家锰硅企业库存19.5万吨(-88500吨),库存有所去化。综合来看,市场利多情绪持续增加,库存有所去化,锰矿及化工焦仍然给予锰硅较强的成本支撑。5月河钢招标询盘价7900元/吨,不及市场预期,盘面部分多头止盈减仓,建议观望。 申银万国期货:成本推升持续发力,锰硅涨势还有多远?【逢高做空】 供需方面,后市终端用钢需求渐入淡季,当前钢厂利润仍然偏低,成材产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或较为有限,本轮钢招结束过后下游需求进入空窗期,需求端对锰硅的价格表现仍存拖累。供应方面,近期锰硅行业利润有所修复,厂家复产积极性趋于增加,若厂家通过重新配矿完成生产,锰硅供应压力存在增加可能。 成本方面,当前锰硅成本巨幅抬升、夯实盘面下方支撑,但后市矿价高位松动的风险点在于加蓬及巴西会否因矿价大幅抬升而出现发运增量、补充我国缺失的澳矿供应;以及锰硅厂家通过重新配矿完成生产,在高价货源不能顺利向下游传递的情况下,对锰矿的采购压价行为重现的可能;同时焦炭价格进一步上涨存在阻力,若后市市场库存进一步积累,焦炭价格存在随焦煤价格回落的可能。 综合来看,当前锰硅市场供需过剩关系仍然偏紧,成本支撑强势的情况下价格难下高位。但后市下游需求增量有限,若原料短缺情况不及预期,或是厂家复产节奏加快,锰硅价格进一步上行的空间不宜过分乐观。近期盘面波动加剧,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谨防资金热度消退造成的回调风险,前期多单可适度止盈。近期需密切关注厂家复产节奏以及澳矿山发运受限事件动向。 华泰期货:恐高情绪加剧,锰硅止涨回落【偏多头】 今日锰硅期货方面,受部分钢厂招标量大幅缩减的影响,市场恐高情绪加剧,昨日锰硅主力合约收盘价8538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456元/吨,跌幅5.07%。现货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整体成交量较少。供应端来看,澳矿发运受阻,锰矿港口库存下行,拉动锰矿价格持续上涨,对锰硅成本形成较强支撑。而且随着锰硅价格的上涨,企业利润得到修复,生产积极性提高。需求端来看,目前钢厂复产还在进行中,拉动合金的需求增长,短期对于合金价格有一定支撑。整体来看,目前锰硅成本支撑依旧偏强,虽然部分钢厂招标量大幅缩减,但大部分钢厂仍处于复产节奏中,整体需求表现较好,叠加澳矿发运问题持续发酵,预计短期内锰硅价格依旧震荡偏强运行。 广发期货:厂家封盘不报 锰矿成交价变化不大【观望】 锰矿表现依旧强劲,短期涨幅放缓,预计全年造成高品锰矿缺口依旧难弥补,本周非主流及加蓬发运量有所抬升,发往中国量在装船中,持续关注锰矿发运及到港情况。锰硅自身供需来看,锰硅供应略有增加,厂家利润修复下,锰硅复产或开始加速,对锰矿形成正向反馈。需求边际改善,华东钢招价格已大幅上涨,钢招定价超8000,河钢招标已开始,锰硅招标量连续四月下滑,关注定价情况。成本端化工焦持稳,焦炭五轮提涨落地预期较弱,锰矿外盘报价、港口成交维持强势。短期近月受限仓影响情绪有所转弱,但昨日转泊替代方案实际是否为锰矿,真实性有待考量,据5月14日South32公布报告来看,目前仍处于修复方案的评估过程中。关注近期情绪变化。 瑞达期货:锰硅建议短期观望为主【观望】 锰硅市场暂稳运行。供应方面,据统计全国187家独立硅锰企业样本:开工率(产能利用率)全国42.75%,较上周增3.51%;日均产量25015吨,增1329吨,南方陆续进入丰水期,现货价格攀升,厂家开工整体明显提升。需求方面,河钢5月硅锰采量缩减,钢价震荡,需求稳中偏弱,而成本端锰矿报价虽高,但当前期价明显升水现货,港口资源尚能满足厂家生产,期现连续上行后市场存恐高情绪,资金博弈激烈。策略建议:SM2409合约大幅跳水,收跌5.07%,操作上建议短期观望为主,请投资者注意风险控制。
郭再冉:严查“手工补息”,债市影响几何?
中新经纬5月15日电 题:严查“手工补息”,债市影响几何? 作者 郭再冉 兴业研究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于4月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明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同时,4月以来不少城商行开启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一个多月以来,手工补息严监管与存款利率调降是如何影响银行负债成本的?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将带来什么变化? 手工补息严监管如何影响银行负债成本 虽然手工补息相关操作在企业定期存款和个人存款中有部分存在,但从银行不同类型存款成本率来看,手工补息等超越自律限制的存款定价行为或最多存在于企业活期存款之中。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存款,特别是企业活期存款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导致了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持续上行。从公布数据的A股上市银行各类存款成本率的变化数据比可以发现,2020年开始,A股上市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成本率开启了下行的区间,而个人活期存款成本率也在2021年监管部门加强智能存款等创新存款产品利率监管之后出现了下行。而与此同时,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则呈现持续上行的态势。在2023年末,A股上市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已接近1.3%的高位。这一情况也导致了在2023年A股上市银行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重新超越零售存款平均成本率。 从当前各类企业活期存款利率来看,当前企业活期存款主要包括一般企业活期存款和协定存款。2023年5月,在自律机制的要求下,协定存款利率的加点上限已由此前的基准利率加65BP(基点)调整为基准利率加10BP(国有大行)或20BP(其他银行)。在自律机制相关要求之下,2023年仍有不少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超过了该类银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仍有不少银行通过手工补息、创新存款品种等方式突破利率自律机制定价上限。 考虑到银行并未公布企业、零售及活期、定期存款具体存款的分类数据,为了更好地估算手工补息严格监管对银行负债端成本率的潜在影响,我们运用各银行所公布的2023年年报数据进行静态测算,并作出了一系列假设: 假设一:考虑到企业定期存款成本率相对正常,而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则出现了显著的飙升。同时,手工补息的操作多集中于大型企业的企业存款之中。因此,假设手工补息集中于企业活期存款之中,企业定期存款并无手工补息的情况。 假设二:企业活期存款中仅有两种品种,一是普通的企业活期存款,其执行的利率为当前大多数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牌价0.2%;二是协定存款,且由于企业活期存款高息揽储竞争激烈,各银行均采用自律机制允许的最高利率进行协定存款揽储。即国有大行采用1.25%(1.15%+10BP)的协定存款利率,股份制行及地方中小银行采用1.35%(1.15%+20BP)的协定存款利率。同时,企业活期存款中超越自律定价机制上限的行为仅限于手工补息行为。 假设三:公布相关存款成本率的A股上市银行可以代表整体银行情况。同时,所有银行协定存款占比存在三种情形:基准占比场景下,协定存款占企业活期存款的50%;最低占比场景下,协定存款占企业活期存款的35%;最高占比场景下,协定存款占企业活期存款的65%。 在上述假设之下我们测算了不同场景下手工补息严监管对银行存款成本、负债成本的影响。在基准占比场景下,所有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将下行8.74BP,负债成本率将下行6.45BP。在最低占比场景下,所有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将下行12.48BP,负债成本率将下行9.22BP。在最高占比场景下,所有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将下行4.64BP,负债成本率将下行3.43BP(具体对不同银行影响见图表4)。不难发现,手工补息严监管对于股份制行存款和负债成本率的影响最大。 应当指出的是,依据上文的假设,根据测算,在协定存款最低占比场景、基准占比场景、最高占比场景中,A股上市银行2023年整体手工补息多付利息规模分别为2017.81亿元、1412.27亿元、750.08亿元。若按照所有涉及手工补息存款的补贴为100BP假设测算,严格监管手工补息所涉及的上市银行存款规模在三个场景下将分别为20.18万亿元、14.12万亿元、7.5万亿元;若按照所有涉及手工补息存款的补贴规模为150BP假设测算,那么严格监管手工补息所涉及的上市银行存款规模在三个场景下将分别为13.45万亿元、7.06万亿元、3.75万亿元。其中最大可能为基准场景下手工补息补贴为100BP至150BP,由此,严格监管手工补息所涉及的上市银行存款规模将达到7.06万亿元至14.12万亿元。考虑到2023年末测算的样本上市银行企业和个人存款规模占所有存款性公司非金融机构和住户存款规模的65.53%。那么严监管手工补息所涉及的所有存款规模或将达到10.77万亿元至21.55万亿元。 手工补息严监管如何影响债市? 对手工补息采取严监管之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从“价”的角度来看,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存款利率的变化会使得银行的负债成本率发生改变,债券是银行的可投资产,债券收益率是银行资产收益的一部分。手工补息严监管会使得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率下降,从而缓解银行的息差压力。从数据来看,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的均值走势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大体一致。 进一步通过2010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与上市银行负债成本率均值的回归结果测算得:在协定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为35%、50%、65%的三种情形下,禁止手工补息对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的影响幅度分别为-9.22BP、-6.45BP、-3.43BP,可能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底部分别下降3.5BP、2.4BP、1.3BP。 从“量”的角度来看,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居民资金从存款流向理财、货基等非银机构,银行存款流失,大行资金净融出规模下降;4月货基和理财规模较大,货基逆回购余额也大于高于季节性水平。手工补息严监管对“量”的影响更直接。 反映至货币市场上,则体现为银行(尤其是大行)缺负债,发行同业存单的诉求较强,非银资金充裕,作为非银资金重要来源的货基融出规模较大,资金分层处于低位水平;反映至现券市场上,理财规模大幅上升后,买债需求增强,4月理财净买入全部债券规模、净买入同业存单规模均处于季节性高位水平。 此外,4月以来不少城商行开启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部分银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甚至出现“倒挂”,也对债市有所影响。以2023年年报计算的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为2.18%,据前文测算,在基准场景下,手工补息严监管将使得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下行8.74BP,以此推算得手工补息严监管后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或下行至2.1%附近,存款整体久期通常小于3年,当前3年国债收益率在2%附近,债市收益率已低于银行存款成本,这主要是由于2024年以来表外资金参与债市的深度加强,保险、理财等机构净买入债券规模均处于季节性高位水平,基金交易债券的规模也较大。在表外机构参与债市深度加强的背景下,存款利率调降本身对债市点位的制约力度将减弱,但存款吸引力下降后,存款资金或外流至非银机构或在中期维度上利多债市。(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国内油价年内第三降!加满一箱少花9元
中新经纬5月15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5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5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235元、225元。 国家发改委网站截图 中新经纬注意到,此次调价是国内成品油年内第三次下调,降幅超过前两次,也是年内首次“两连降”。此次调价后,2024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五涨三跌两搁浅”格局,汽、柴油每吨分别累计涨570元、550元。此次调价后,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9元。 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下一轮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将在2024年5月29日24时开启。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表示,以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小幅下调趋势。展望后市,OPEC+减产立场坚定,地缘不稳定性依然存在,且需求端压力有所减弱。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原油价格仍存积极支撑,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概率较大。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表示,美国4月PPI增幅高于预期,美国利率维持高位,加剧美联储降息延后的担忧,对原油价格继续施压,但是中东紧张局势不确定性令供应端偏紧,预计原油跌势较为缓慢。下轮按照当前原油价格测算,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仍处于负值范围内,预计调价初始阶段成品油零售价格处于下调预期。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延婷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跌幅较大,进入新一轮调价周期后,变化率依然维持在负向区间波动,调价后首个工作日,变化率幅度预计在75元/吨附近。短期内,国际原油依然维持低位震荡,新一轮零售价下调概率依然较大。(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香港点心债发行量显著回升,有哪些因素支撑?
香港俗称“点心债”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显著回升。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达14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5月9日举办的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记者会上,联合国际CEO高俊杰表示,目前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已经占整体中资企业在境外发债的近半壁江山:“中国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过去十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前期可能是因为美元利率较低,2021年以后,更多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 香港一向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在2007年首次发行点心债。但2015年以后,受在岸融资成本下降、人民币汇率下行预期等因素影响,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不断收缩,从2014年发行高峰的2542亿元一路下挫至2019年的494亿元。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这种下挫态势在2021年结束,点心债在近几年转趋活跃,2021年至2023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分别为1096亿元、3310亿元和5451亿元,按年增长87%、113%和65%。 中美利率倒挂 香港金管局5月6日发布的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简报会报告显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于2024年第一季增长动力持续,除了点心债发行额呈现升势外,人民币贸易结算37137亿元,同比增长61%;今年3月,人民币银行贷款余额5242亿元,同比增长114%。 “这跟中美利率倒挂深度相关,利率倒挂也是一个直观的诱因。”中国诚信(亚太)信用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杨珺皓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2022年3月起美联储开始加息,形成高息态势,包括其国债收益率开始筑顶;另一方面,中国在不断降息降准,整体货币环境比较宽松,利息倒挂的环境促使形成人民币融资的吸引力。 “尤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美联储开始停止加息,停止态势意味着可能要反转。这个情况下,很多行业不会在这样一个高位接盘的态势下发债,转而成为人民币发债的窗口黄金期。” 杨珺皓表示,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地缘竞争的背景。 杨珺皓分析指,点心债未来的一个走势,跟利率倒挂情况高度相关,主要取决于美元什么时候开始降息,融资成本能否下降,以及中国量化环境会不会持续这种宽松状态,“目前来看,美联储降息的态势仍不明朗,今年的CPI环比涨幅已经超过了2023年,这样的货币政策也反映了美国抗通胀和抗通缩的博弈。而人民币的走势则要取决于境内通缩的态势和整个消费市场的提振。” “熊猫债”是区别于点心债的另一种人民币计价债券,前者的发行主体为国际投资人,后者的发行主体为中资机构或企业。杨珺皓提到,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熊猫债也到了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之前熊猫债更多是一个辅助架构,现在所谓的‘真熊猫’也在增加,包括主权债,像韩国、埃及,还有一带一路、中东等,也在探索人民币投资市场,像中东现在就在探索资本双向流通。”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熊猫债持续走俏。截至4月14日,熊猫债共发行29只,发行额达6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37%。 离岸国债发行常态化 另一方面,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的常态化,也使点心债发行处于有利的发展窗口期。 目前,财政部连续第16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截至3月底,财政部已累计在香港发行债券3230亿元人民币。仅去年,就分四期发行了500亿元人民币国债,较2022年增长了117%,创下历史新高。 人民币国债已成外资机构的“抢手货”,超额认购成常态。以去年12月为例,财政部在香港招标发行了100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达到了3.51倍。 地方政府赴港发债也在增加。2021年10月,深圳市政府在香港发行点心债,发债规模为50亿元,为内地地方政府首次在香港发行点心债,新增了主权债以外香港点心债地方债的收益率曲线。这一经验随后被海南省政府复制,2022年10月底,海南省政府在香港发行50亿元点心债。 2021-202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南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共发行了22只点心债,发行总额达550亿元。 高俊杰向界面新闻分析指,从发行主体来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券属于高信用等级债券,省一级及以上的发行主体也意味着高等级收益率,“高等级收益率就是一个锚,锚定了整个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基准,包括定价的基准。” 中长期债券的发行额亦在增加。2023年,财政部5年期(含)以上点心债的发行量达491亿元,同比增长161%。发行主体从政府部门为主延伸至企业,2023年新鸿基地产、太古地产均发行了10年期点心债。 “周期较长的融资方式,更有利于投资者对发行主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进行更长期的观察。尤其是现在环球经济相对动荡,放长周期看一个经济主体,会更客观、更有现实意义。”高俊杰告诉记者。 港府方面,为了支持和便利更多内地地方政府在香港发债,对包括内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的债务票据,作出了豁免利得税的安排。根据《豁免利得税(内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债务票据)令》,2023年3月起起扩展豁免利得税的优惠至所有内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港发行的债务票据。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在2023年10月指出,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及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当前正属于香港金管局拟持续发力的战略重点。 国家发改委与香港金管局2023年10月18日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提出,双方将联合推动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市场及点心债市场的发展,利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优势,扩大点心债规模,提高点心债流动性,丰富相关人民币业务范畴;双方亦将联合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创新,鼓励发行人发行创新债券,丰富产品种类。 来源:界面新闻
突遭立案调查股价一字跌停, *ST文投火速回应:暂不影响预重整
正在预重整中的*ST文投(600715.SH)又收到了一个不好消息。 5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本次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构成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曾经牵手成龙IP的热门影视上市公司,*ST文投近年来境遇糟糕。 2月19日,*ST文投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公司债权人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为由,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对公司启动预重整。 2月26日,公司收到北京一中院关于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及指定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的《决定书》,同意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同时指定临时管理人。 根据公司公告,截止到2024年3月29日,共有22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有约束力的重整投资方案,其中已有1家意向投资人明确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投资。为争取对公司重整更有利的商业条件,公司与临时管理人正与意向投资人进一步开展商业谈判。 4月29日,公司因2023年期末净资产为负以及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审计机构中兴财光华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包含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披星戴帽”。 根据中兴财光华出具的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及相关事项的专项说明,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37亿元,流动资产期末余额6.07亿元低于流动负债期末余额32.17亿元。2023年度,公司因债务逾期引发多起诉讼及仲裁案件,导致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查封,公司很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债务,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审计机构指出公司预重整为法院正式受理重整前的程序,公司是否会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上述事项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5月10日,*ST文投开盘一字跌停,股价报1.60元。 就立案调查对公司预重整的影响,5月10日,*ST文投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立案调查暂时不会对公司预重整事宜产生影响,此外,就立案调查的情况,一切以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ST文投曾在3月1日公布了控股股东层面股权划转情况,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市文资中心”)持有的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文投集团”)全部股权将划转至北京市国资委。而北京市文投集团系*ST文投的间接控股股东,此次划转也意味着文投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将由北京市文资中心变更为北京市国资委。此消息一出,*ST文投一度收获多个涨停板。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控股股东层面股权划转事宜正在正常推进过程中。 来源:界面新闻
鼎龙股份:公司半导体新材料相关业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程久龙 实习记者 李渡 5月14日,在鼎龙股份(300054)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鼎龙股份董事长朱双全表示,尽管从财务指标看,2023年度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但公司半导体新材料相关业务竞争力在过去的一年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鼎龙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关键大赛道领域中各类核心“卡脖子”进口替代类创新材料的平台型公司,目前重点聚焦半导体创新材料领域,包括半导体制造用CMP工艺材料和晶圆光刻胶、半导体显示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三个细分板块,并持续在其他相关大应用领域的创新材料端进行拓展布局。 朱双全在会上强调了鼎龙股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坚持和努力,指出公司遵循“追逐创新、平行创新、引领创新”的规律,不断更新产品手册以适应客户需求。这种持续的产品创新得益于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和强大的人才队伍。 据介绍,2023年,鼎龙股份在半导体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持续加大在半导体创新材料新项目等方面的研发力度,紧抓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业布局,显著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其中,半导体CMP环节核心耗材一站式布局持续完善,CMP抛光垫业务逐季度恢复情况良好,CMP抛光液、清洗液产品导入、放量进展顺利,在售产品品类不断丰富,CMP环节综合方案解决能力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半导体显示材料销售增量明显,新品配合客户工艺需求快速开发、验证,在OLED显示关键材料领域的布局日趋完善,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中,光敏聚酰亚胺(PSPI)月销已经超过十吨级以上的规模,并在持续显著的增量趋势中,打破了日本企业近20年的垄断,是国内率先实现量产并实现规模销售的企业。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完成武汉本部年产200吨产业化项目、仙桃年产1000吨二期扩产项目,为后续配合订单增长加速放量提供有力的产能支持。黄色聚酰亚胺浆料(YPI)在国内各核心客户的G6线订单份额不断提升,全面进入国内所有核心柔性面板厂,已成为国内部分主流面板客户YPI产品的第一供应商。面板封装材料(TFE-INK)在去年第四季度首次获得国内头部下游显示面板客户的采购订单,低介电封装墨水INK进入了验证环节。 此外,黑色PDL、无氟PSPI、PI取向液等产品也已成功开发,其中部分产品已顺利进入送样测试阶段,后续将成为驱动显示业务成长的关键引擎。另外,鼎龙PSPI产品还能拓展至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应用空间,目前适配不同客户不同工艺需求的多款型号产品已经在多家晶圆制造客户端同时进行验证中。 高端晶圆光刻胶业务快速推进,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原材料自主化、产线建设等工作同步进行。目前公司已布局16支国内还未突破的主流晶圆光刻胶,包括8支高端KrF光刻胶和8支浸没式ArF光刻胶(其中包括4支负显影浸没式ArF光刻胶),已完成7支产品的客户送样,测试结果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其余产品均计划在2024年完成客户送样。此外,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业务验证进展顺利,体系化建设逐步完善。 朱双全在股东大会现场表示,未来要将鼎龙股份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关键大赛道上核心材料创新型平台公司”。
会计师去世后仍出具审计报告,什么情况?协会通报
近日,广西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近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典型案例通报。目的是希望辖区会计所引以为戒,积极整改,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执业水平。 案例显示,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隐瞒审计报告,逃避检查。 有的允许注册会计师在本所挂名执业,允许本所人员以挂名注册会计师名义执行业务、以已去世注册会计师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 隐瞒报告逃避检查 一个案例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混乱,质量管理严重缺失。 A会计师事务所于1999年成立,共有员工21人,其中注册会计师6人;2021年1月—2022年6月出具报告533余份,业务收入220余万元。检查发现A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质量控制复核存在缺陷。未实施报告签发流程和审批,10份审计报告(占抽查报告18份的55.56%)没有报告签发件或类似文件;项目复核记录流于形式,抽查报告复核底稿只有业务复核核对表,无必要的书面复核意见和按复核意见处理的书面回复记录,复核工作未能发现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无法有效控制执业风险。 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的违规行为。抽查的18份审计报告底稿中,有10份审计报告和1份验资报告审计程序严重缺失、主要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未如实提供已出具的审计报告,逃避检查。A所通过套用已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报备的审计报告的文号,隐瞒了2份重复编号的审计报告,逃避检查。 广西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这一案例进行了剖析,称A所合伙人各自承接和执行自己开发的业务,内部相互不承担责任,无合伙文化,主任会计师无法对质量控制承担最终责任,股东的质量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均无法对业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设计以及执行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事务所及其人员的执业行为在很多重大方面不符合质量控制相关规定、职业道德守则和业务准则的要求,执业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以去世注册会计师名义出具报告 另一个案例是,事务所允许挂名执业。 B会计师事务所于2007年成立,共有员工31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1人;2021年1月—2022年6月出具报告1500余份,收入1000余万元。检查发现B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允许注册会计师在本所挂名执业,允许本所人员以挂名注册会计师名义执行业务、以已去世注册会计师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B所允许3名注册会计师在本所挂名而不在本所专职执业,允许本所其他人员以挂名注册会计师的名义执行业务。 未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自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B所以在本所挂名但实际上不在本所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名义,对外出具有上述注册会计师签名和盖章的鉴证业务报告1072份。 未按准则相关规定修订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未执行质量控制逐级复核程序。 广西注册会计师协会表示,B所未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事务所文化,重业务数量,轻业务质量,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股东的质量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设计以及执行方面存在重要缺陷,不能合理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的执业行为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质量控制相关规定、职业道德守则和业务准则的要求。存在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复核程序流于形式、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允许注册会计师在本所挂名执业并允许本所人员以他人名义执行业务、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不恰当等问题。 据悉,为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日常监管工作效能,进一步规范广西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工作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广西注册会计师协会以近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和投诉举报调查中发现的严重执业违规行为为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涉及行政处罚及行业惩戒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望各事务所引以为戒,对照案例中的问题,认真自查自纠,正视问题,积极整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执业水平。 来源:证券时报
游戏股要回暖? 中国厂商全球手游收入份额4月环比升近2%
财联社5月15日讯(编辑 胡家荣)今日Sensor Tower公布今年4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其中腾讯控股(00700.HK)、网易-S(09999.HK)均上榜。此外,腾讯在昨日公布一季度业绩,其中游戏业务的表现引市场关注。 根据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显示,2024年4月共39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20.7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中国手游开发商在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榜中所占的份额升至40.2%,较3月份的38.4%提升了1.8%。 在这一榜单之外,入围全球收入TOP100的中国手游发行商依次是:竞技世界、盛昌网络、完美世界、游卡网络、智明星通、冰川游戏、哔哩哔哩、多益网络和雅乐科技共39家厂商。 同时从上月的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中来看,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以及英雄联盟手游均在这个榜单前十。 腾讯游戏业务有望回升 除了以上游戏榜单之外,腾讯控股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上一季度营收为1595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的158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6.3%,环比上一季度增长了3%。在盈利方面,腾讯净利润达到419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55%,超出市场预期的345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02.7亿元,同比增长54%,同样超过了市场预期的430亿元。 尽管腾讯国内游戏业务的同比收入有所下滑,但游戏流水收入已恢复同比增长3%,使得一季度递延收入同比增加了9.73%。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逐步转化为公司收入,推动国内游戏收入回升。 腾讯创始人兼CEO马化腾指出,公司在第一季度对国内外市场的多款主要游戏团队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调整已经开始显现积极效果,游戏总流水实现增长,为未来几个季度游戏收入的恢复性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腾讯游戏在最近宣布,《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简称《DNF手游》)将于2024年5月21日正式上线。此前腾讯高管透露该手游内测表现良好,因此加速了其发布进程。 业内专家预测,大型游戏公司的重点作品将在第二季度展开激烈竞争。特别是腾讯的《DNF手游》,时隔三年的回归,已经成为今年国内最受期待的新游戏之一,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关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腾讯国内游戏业务在第一季度可能已经触底,而第二季度推出的《地下城与勇士》有望成为业务增长的转折点。
上海一中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周之锋集资诈骗案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上海一中法院”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周之锋集资诈骗案,对周之锋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周之锋系上海咏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咏福公司)实际控制人,并于2017年受让莱芜汇票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票栈公司)。为谋取非法利益,咏福公司推出福盈1号、福盈2号等基金产品,并设立线下门店,采用虚假宣传、虚构资金用途等方式,以投资汇票栈公司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等高流动性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为名,承诺6.5%-13%的年化收益率向不特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经审计,截至2020年1月,共向400余名投资人非法募集资金33亿余元,造成200余名投资人实际经济损失12亿余元。 上海一中院认为,被告人周之锋作为咏福公司、汇票栈公司实际控制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周之锋的集资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结合本案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被害人代表等20人旁听了宣判。本市司法机关将继续加强对涉案资产的追赃挽损工作。 编辑:刘睿
全球资金增配中国资产,涨起来的高股息公司还有投资价值吗?
郭施亮/文 今年2月初,A股创出了2635点的调整新低,同期港股也一度跌破了15000点,中国资产被各路资金纷纷抛售。在市场不看好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突然扭转下跌的走势,并开始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走势。步入5月份,港股率先确立技术性牛市行情,沪指也一度触碰到3162点的技术性牛市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5月6日,恒生指数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收涨,创下了2018年2月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 中国资产为何会突然涨起来?总结起来,有几个可以解释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与海外成熟股票市场的估值相比,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它们的估值很便宜,部分核心资产的估值比海外成熟市场的同领域资产估值低了一半。 第二个原因,前期跌幅太大,调整时间充分,成为股价反转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说估值低具有一定的投资安全性,那么跌幅大,也可以反映出股价的调整充分,基本上释放了下跌的风险。 第三个原因,外资持续净流入,一改之前持续净流出的格局。外资机构突然转变态度,纷纷看多中国资产,而且是积极看多做多,为中国资产带来了更多的增量资金补充。 第四个原因,中国核心资产的股息率更高,在投资性价比上,会更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吸引资金参与的原因之一。 这一轮中国资产价格大涨,尤其是高股息核心资产,更是成为本轮上涨行情的领涨对象。 试想一下,两年前并不起眼的中国石油,却成为近两年A股市场的大牛股,并带动“三桶油”股价的大幅拉升。三家石油股的总市值超过3万亿人民币,对市场指数的撬动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当“三桶油”股价出现了显著拉升的走势时,往往会对市场指数起到了很好的提振影响,但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市场指数虚涨的现象。 除了“三桶油”之外,还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神华以及几家国大有行等,都成为本轮上涨行情的领涨股票。归根到底,还是反映出大资金的投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他们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质地,也会注重公司的股东回报能力,高股息核心资产更容易成为直接受益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高股息公司都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除了高股息之外,还需要有充裕的流动性支持。 举一个例子,某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达到7%,但公司所处的行业比较冷门,且公司并不是家喻户晓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中,该公司的日平均成交量,也只有数千万,很少达到上亿成交的水平。对这类上市公司,主要是缺乏了充裕流动性的支持,容易造成股票价格的失真表现。 经过了一轮的上涨行情之后,目前A股与港股市场的高股息核心资产估值已经不算特别便宜了,但与同行业领域相比,它们的股息率水平、公司护城河等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对长期保持良好派息的上市公司来说,只要公司的基本面稳定、财务实力比较健康,那么长期投资它们,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投资高股息公司,应该要注重高股息公司的分红持续性,某一年大幅分红,其他年份却分红很低,那么这类公司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高股息公司。与此同时,还需要持续观察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财务实力等数据,是否存在财务风险或基本面大幅滑坡等问题。 对一家优秀的高股息公司来说,只要公司基本面长期稳定,投资者长期持有他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北交所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不应过于追求现金分红
皮海洲/文 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工作已经结束。从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现金分红成了2023年年报的一个重要亮点。不仅一些业绩优秀的公司推出了丰厚的现金分红方案,就连一些“铁公鸡”公司也相继推出现金分红方案,甚至就连北交所上市公司也都纷纷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并且其中不乏有的公司还推出了较为丰厚的现金分红方案。 上市公司推出丰厚的现金分红方案来回报投资者,这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事情,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管理层号召的重要表现。毕竟近年来,管理层一直都在强调现金分红。而吴清主席上任后,将现金分红的重要性更是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就连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也强调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管理层之所以重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层对投资者回报事项的重视,希望通过增加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所以,管理层重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出发点是良好的。 不过,就上市公司本身来说,进行现金分红还需要结合公司本身的实际情况。毕竟现金分红只是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而已,作为利润分配还有送股的分配方式,而且近年来,市场还呼唤上市公司用注销式回购的方式来回报投资者。所以,作为对投资者的回报,不只是有现金分红这一种方式。 特别是对于北交所上市公司而言,更加不应该盲目追捧现金分红这种利润分配方式。北交所上市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的时候,更应该要从公司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来确定适合公司发展特点的利润分配方式。毕竟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制度设计上既要符合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监管一般规律,而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阶段早、规模相对小的实际情况,兼顾规范性与包容性,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一般都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个优势。 正是基于北交所的定位及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一些特点,因此,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通常都是发展规模不大,而且都是处于发展阶段甚至是早期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公司远还没有发展到做大做强的地步。所以,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因此,对于北交所上市公司来说,现金分红并不是最合适的利润分配方式。因为这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得到资金的支持,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所以北交所上市公司更需要把资金用在企业发展的“刀刃上”,而不是用于现金分红。 或许对于主板某些上市公司来说,现金分红几千万、几个亿并不妨碍公司的发展,但对于北交所公司来说,几千万、几个亿的现金分红显然是大事,或许这几千万、几个亿的资金就是北交所公司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所在。因此,对于北交所上市公司来说,最合适的利润分配方式就是送股,这种送股的方式也有利于做大公司的股本,做大公司的规模。当然,这种送股也需要得到公司业绩的支撑。 当然,北交所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资金的支持,也是可以通过再融资来实现的。但如果能够凭借公司的自有资金,凭借公司的自身积累,就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这是最有利于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毕竟现金分红,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再融资也就是向公众投资者伸手要钱,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常是不参与公司再融资的。所以,上市公司如果一边分红,一边再融资的话,是很容易损害到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哪怕是定向增发,最终也需要公众投资者买单。所以,对于北交所公司来说,尽可能将现金用于公司的发展,这也是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方式。
时隔三个月IPO审核重启,A股拐点来了吗?
郭施亮/文 时隔三个多月时间,IPO与再融资审核重新启动,意味着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再次得到恢复。在IPO与再融资审核重启的背后,投资者可能会担心A股上涨已经接近尾声,实际上判断A股上涨行情是否结束,并非只看IPO与再融资的审核是否重启,而是要多方面进行分析。 在此次IPO和再融资审核重启之前,上交所与深交所上一次的审核会议都在2月初。时隔三个多月之后,A股的IPO与再融资审核再次启动,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融资是股票市场的重要功能,如果一个市场只有融资,没有投资功能,是不健康的。同样道理,如果一个市场没有融资,只剩下投资功能,也是不完整的。股市恢复融资功能,也是一个完整股票市场的真实写照。 第二个原因,股市赚钱效应开始逐渐恢复,市场指数重返3100点,这也是A股恢复IPO与再融资审核的重要前提条件。 前一段时间,股市出现了非理性调整的走势,从2月5日之后,A股的融资与再融资审核也处于了阶段性暂缓的状态。随着股票市场的投资环境逐渐改善,股市赚钱效应开始逐渐提升,也为IPO与再融资审核重启创造出有利的市场环境。 第三个原因,企业融资与再融资需求旺盛,在审企业多达522家,要缓解IPO堰塞湖压力,需要加快重启IPO审核与再融资审核的速度。如果排队企业太多、审核周期延长,也会导致IPO堰塞湖压力的进一步加大。 时隔三个月,IPO审核重启,是否预示着A股这一轮上涨行情已经步入尾声?关键要看接下来IPO发行节奏以及IPO发行的数量。保持均衡合理的发行水平,对市场的影响也会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如果IPO发行节奏与发行数量再次超出市场的承受能力,那么将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投融资均衡发展才是股市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IPO审核重启,投资者不必悲观,也不必过度解读。在市场形成上涨趋势之后,往往会形成一种向上的惯性,即使期间IPO发行节奏略有提升,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影响。 经历了今年2月初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之后,市场对IPO审核重启、IPO发行节奏加快等消息的敏感度也会显著提升。或许,在A股IPO审核重启的背后,或多或少影响市场的投资情绪,但股市涨跌最终还是要看经济大环境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与估值水平。 融资是股票市场的重要功能,投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全球主要成熟股票市场,在股市处于长期向上运行的背后,多与当地市场的投融资均衡发展的现象有关。有的股票市场,多年来还出现了融资规模远低于投资回报力度的现象,这恰恰也是重视股东回报能力的体现。 对A股市场而言,本身不缺乏资金,却长期缺乏投资信心。归根到底,还是过去太注重融资功能的发展,疏忽了股东的投资回报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注销措施以及加大股票分红的力度,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能力也在显著提升,当股票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融资均衡发展,那么A股市场的运行重心也会逐渐提升。 在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估值水平较低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还是比较强的。只要A股更加注重股东回报能力,提升股东的持股体验,那么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也会大幅提升,给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预期。
苹果高管:平板电脑很烂,但iPad除外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本周,《Fast Company》刊登了对苹果高级副总裁 John Ternus 和 Greg Joswiak(简称“Joz”)的采访,深入探讨了苹果对 iPad 的愿景、M4 芯片、AI 以及让 iPad 称得上“专业”的因素。 IT之家注意到,采访中最精彩的部分或许来自 Joz 的一句话:“我犹豫要不要称它为‘平板电脑’,因为平板电脑很烂,但 iPad 并非如此。(I hesitate to call it a tablet, because tablets suck, and iPads don't,)” 苹果在新款 iPad Pro 上首发了 M4 芯片,苹果指出 M4 芯片是驱动全新 iPad Pro 的双联 OLED 显示屏的关键,Ternus 概述了 M4 芯片为 iPad Pro 系列带来的整体提升:“我们一直以来都将 iPad 视为一块神奇的玻璃面板,让人们可以与内容直接互动。因此,我们很兴奋能通过新款 iPad Pro 突破轻薄极限,同时不影响性能。它拥有我们有史以来为 iPad 配置的最佳显示屏和最强劲的性能,而且并没有在续航或耐用性方面做出任何妥协。我们认为这将带来终极的 iPad 体验。” M4 iPad Pro 还将搭配一系列全新配件。其中包括一款新增功能键和更大触控板的铝制妙控键盘,以及更先进的 Apple Pencil Pro。苹果巧妙地改进了 Apple Pencil Pro 的充电方式,Ternus 解释道:“我们不得不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架构。实际上,我们将电磁感应充电解决方案的尺寸缩减了一半,不到之前版本的一半大小,这样才能将所有这些组件集中在一起并使其正常运作。” Joz 在采访中还提到,苹果正在“简化 Pencil 系列产品线”。不过,要想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或许还需要逐步淘汰初代 Apple Pencil 和 Apple Pencil 2。 最后,文章还探讨了 AI、Mac 电脑以及苹果如何定义“专业级” iPad。Joz 表示:“事实上,大多数 Mac 用户都拥有 iPad,并且会同时使用这两款设备。同样,许多 iPad 用户也拥有 Mac 电脑,甚至有些人还有 Windows 电脑。人们会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具。” Ternus 则对 iPad Pro 的“专业性”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专业”并非由 Mac 电脑来定义。Ternus 说道:“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误解,或许是 Mac 用户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什么是专业的。看看 Procreate 团队利用 Apple Pencil Pro 所取得的成就吧。世界上没有比 Procreate 更专业的绘图应用了,他们就是艺术家的命脉。” 触控操作、Apple Pencil 手写笔输入以及内置 5G 等功能让 iPad 至今仍与 Mac 保持着差异化,尽管这两款设备都能完成许多相同类型的任务。至于 AI,软件方面的信息将在几周后的 WWDC 上揭晓。在此之前,苹果将继续发挥其在神经网络引擎方面多年的积累,这些引擎早已成为苹果芯片产品甚至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 Mac 电脑的一部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